Media release
媒体发布
夏天到了,天氣慢慢熱起來,寶寶特別容易長濕疹和痱子,但是菜鳥寶爸寶媽來說,常常會把痱子當成濕疹,濕疹當成痱子,二者傻傻分不清楚。爲了不讓菜鳥寶爸寶媽暈暈的,今天咱們就來說說寶寶皮膚問題的「雙生子」——濕疹和痱子。
什麼是濕疹?
濕疹是一種好發於嬰兒頭面部的過敏性皮膚病,始發於2~3個月大的寶寶,表現爲頭面部紅斑、丘疹等皮疹伴瘙癢,或有液體滲出、結痂性皮損等。
本病發病無明顯季節性,可泛發或侷限,由於病變在表皮,愈後一般不留瘢痕。總的趨勢是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輕。
什麼是痱子?
痱子也是寶寶的一種常見疾病。特別是在夏季或濕熱的環境中,皮膚出汗過多又不能很快蒸發,導致排汗的皮膚出口阻塞,汗管內的汗液不能往外排出,只能滲入周圍組織,引起的皮膚炎症。一般不需要治療,嚴重者需要外用或口服藥物治療,皮膚清涼後,痱子通常會自行清除。
區分二者的方法
線索一:發病原因
痱子是由於汗孔阻塞引起的,而引起溼疹的原因卻有很多。如:魚、蝦、牛羊肉、吸入某種花粉、扁桃體炎、化學物質如化妝品、肥皂等、消化不良、胃功能失調、新陳代謝失常等。
痱子是暫時性疾病,濕疹是慢性病程。
線索二:發病時間
痱子一般多發生於兒童,發病多在夏季。濕疹不分季節,不分性別,不分年齡大小。但常在冬季復發或加劇,慢性病程,容易反覆發作。
線索三:發病部位
痱子:多在頸部、肘窩、胸背等部位,寶寶易發生在容易出汗多的部位,如頭部、前額等。
濕疹:任何部位,多發生於面頰部、前額、耳後、眉弓等。
線索四:發病症狀
痱子:初起時皮膚髮紅,密集成片,有發白的小尖,針頭大小的紅色丘疹或丘皰疹,呈膿性。伴瘙癢,有時還會有一陣陣熱辣的灼痛等表現。
濕疹:具有對稱性、瘙癢性、複發性等特點。並伴劇烈瘙癢、反覆發作、慢性病程。
線索五:起病和消退時間
痱子:在高熱環境、濕熱環境中容易發生,但在涼爽的環境裏會自行消退。
濕疹:發病原因較多,它是有關於過敏的疾病,一年四季都可發病的。一般來說易患濕疹的寶寶在受到一些過敏原的刺激後,就會引起溼疹。
此外,一般剛出生後吃母乳的寶寶也容易起濕疹。因爲有可能是通過母乳含有過敏原的食物而引起濕疹。慢性病程,不易消退。
溫馨提示: 如果寶寶長痱子了,新手寶爸寶媽可以記住痱子粉來緩解症狀。但不撲太多痱子粉。寶寶待的房間要保持通風散熱,建議溫度保持在25℃左右,但要避免被風直吹。如果寶寶得了濕疹,要避免過敏原,此外,添輔食時,一樣一樣添加,並觀察寶寶是否有過敏情況。 這裏要特別提醒一下寶爸寶媽:無論是濕疹還是痱子,如果出現的情況比較重,或寶爸寶媽適當處理後未見好轉,千萬別自行用藥,要及時帶寶寶到醫院就診。